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教员:“我劝同志们多读一点书,免得上了知识分子的当!”

教员:“我劝同志们多读一点书,免得上了知识分子的当!”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收藏馆

教员:“我劝同志们多读一点书,免得上了知识分子的当!”

太祖坐像 明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综合

zhihu.com/question/445746439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出来说:朱元璋太残忍了,嗜杀!



01


宋朝“庆历新政”

富弼:您大笔一挥,一家人就会痛哭!

范仲淹:不然就会有一个地区人哭。


富弼: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耶!

范仲淹:“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你说残忍,要看对谁残忍,结果又如何,从洪武元年到十三年,耕地面积增长了近70倍,税粮收入增长了数倍。

说明对于古代社会来说,朱元璋的残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实现了旧社会的盛世,朱元璋正是因为农民出身,才更懂人间疾苦,才会将矛头指向贪官污吏。

而且朱元璋是一个很有大思想的人,他设计了很多制度,有计划的削弱相权。

从而达到中央皇帝集权,明初四大案无不是对官僚阶层的打击,比如说借胡惟庸案取消宰相,不过权力也就意味着责任,皇帝高度揽权,也就将国家兴亡的重担压到了皇帝一人肩上。

后面的皇帝没有朱元璋能干,只好依靠身边的太监,从而让太监逐步掌权。

但是你要说太监都是坏人,也不对,毕竟最后肯陪崇祯殉了的只有一个太监。



02


朱元璋的政策应该说是对谁负责,是对这个国家负责,还是对这帮子官僚负责。

比如乾隆就是对于底层疾苦视而不见,反倒是对于官僚极度宽松,博得了一个仁慈的美名。

赵匡胤够仁慈吧,他小舅子吃人吃的人神共愤,赵匡胤也没有杀了他。

这是对他小舅子的仁慈,可是何尝不是对被吃的贫民百姓的残忍。

盛世是谁的盛世,是百姓的盛世还是官僚的盛世,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最后还有一点,但凡得罪读书人的,在史书上都没有好下场。

突出的例子就是朱元璋和雍正,这两个人在位的时候,国家逐步富强,蒸蒸日上。

两个人都是日理万机的人,同时对于士大夫阶层大力打击。

朱元璋当时有一项政策就是谁耕种荒地,新得的土地就归谁所有。

土地原有的地主只能得到土地旁边的荒地补偿,这等于革了地主的命,让土地回到了贫民中,这个和雍正的士绅一体纳粮一样,将地主阶级得罪的不轻。

结果就是两位被编排了好多故事,什么改诏书,什么送蒸鹅,什么血滴子,什么鞋拔子脸,把两人的凶残用春秋笔法和民间野史进行了加强。

随手一例:

朱元璋和马皇后大婚,朱元璋半夜出来,发现徐达常遇春他们都在窗台上“听墙根”,气的朱元璋大骂说你们这群流氓,你们看看胡大海,人家就不干这事儿,然后一会儿胡大海搬着砖就过来了···



03


读历史,不能读成“精神统治阶级”、“精神士大夫”,因为你若是穿越回去,大概率不是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而是无数涂炭的生灵之一、安安饿殍中的一员。

朱元璋是封建帝王,眼光手段还是有局限性,后来几百年后的教员就看得更清楚了…

反一个皇帝没用,打倒一个地主士大夫也没用,只有把三座大山彻底推倒,从制度上文化上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才管用。

教员年轻的时候,见过饥荒,看着无数饥饿的灾民冲进城里“吃大户”。

他17岁那年,湖南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长沙成千上万的人没有吃的。饥民派了一个代表团到抚台衙门请求救济。

抚台回答他们:“为什么你们没有吃的?城里有的是。我就从来没饿过。

当抚台的话传来,灾民怒气冲天,立即举行游行示威,并攻打巡抚衙门,砍断了官府门前的旗杆,赶走了抚台。

城里发生了灾民抢米风潮,教员的父亲也有一船米被抢了,但教员一点都不同情他的父亲。

不久,新抚台上任,立即下令逮捕暴动的领袖,许多人被杀头,挂在旗杆上示众。

教员的同学们都说那些吃大户的灾民是“暴民”…

教员震惊了,他说这些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他们只是没有吃的,快饿死了,他们能怎么办?

教员回忆他小时候看的古典小说,发现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偏偏没有一个是种地的农民。

他知道了:不种地不事生产的那些人,叫做“统治阶级”,史书都是为他们写的…“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所以,他后来说:“我劝同志们多读一点书,免得上了知识分子的当!”



04


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之后去投案自首,县令听了大惊,赶紧派人去查点案情。

回禀说武松不但当街活割了西门庆的头,还在家中将潘金莲剖腹挖心灵前活祭,县令不禁皱起眉头,说道:“武松,你也是个体面人,为何下手如此残忍?”

武松回话道:“我哥哥毫无过错,却被这奸夫淫妇谋害致死,对着两个猪狗一般的人什么手段不能用?”

县令听了也是动容,便给上峰写了公文,送到济州府。

府尹陈文昭曾经见过西门庆,觉得这么个仗义疏财的人死的有点儿惨了,听说潘金莲是个娇滴滴的美人,如此死法也是可惜。

等见到王婆陈文昭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如此面目可曾的家伙,对她怎么残忍也不为过!”

于是给王婆判了一个字:“剐!”

将这婆子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从上到下也无人觉得残忍。

@文册


教员:“我劝同志们多读一点书,免得上了知识分子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