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等好球

等好球

昨天发了武侃:五年半后,回看唐书房《年报浅印象》系列文章有感后,在大家的讨论过程中又联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
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可是即使我们把烂企业都排除掉了,但没找到好企业或者好企业不便宜,此时投资者应该怎么办呢?难道一直持有现金等下去?
正巧,我在书房小圈子里发的《巴菲特致股东信》陪读帖,9月24日清晨走到1997年的一小段,刚好就是阐述这个问题的。
我拷贝过来,作为昨天那篇浅印象回顾文章的的补充。
以下是9月24日原帖及部分相关讨论,照例感谢书房老朋友@星光Beyond 的整理,星光辛苦了等好球等好球
1997年度致股东信原文摘录:
沃伦·巴菲特当公司或股票报价过高的时候,我们试图运用传奇棒球手泰德·威廉姆斯的智慧。
在他的《科学击球》一书中,泰德说他会把好球区细分为77个棒球大小的格子。其中有一小片区域是最适合击球的甜点区。只有当球飞来时位于甜点区,他才会挥棒击球。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打出0.40的好成绩。如果勉强去击打不那么理想的来球,成绩会锐降至0.23。换句话说,只有耐心等待甜点区来球,才是通向名人堂的光辉大道,见球就打的结局只能是降级。
目前股市里朝我们飞过来的“球”,绝大多数都在甜点边缘或之外。如果我们此时挥棒,成绩可能会不理想。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不打,没人敢保证下个来球会在甜点区域。
或许过去那种吸引人的超低价格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幸好我们不必面临泰德那样三振出局的规则。但即便如此,只是扛着球棍日复一日呆立在球场上,也确实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唐朝:鼓捣摸你(Good morning),朋友们早上好等好球
巴菲特喜欢棒球,经常用棒球术语聊投资——他个人还是奥马哈皇家棒球队的大股东。注意,是用他个人资金投的,不是伯克希尔投的。这个属于兴趣或者社交活动,不属于赚钱的投资。
咱们这里棒球不普及,所以要真的理解今天这段致股东信的内容,还得大概地了解一下棒球活动的规则。
我没玩过棒球,甚至也没看过,对相关规则的表述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玩过的朋友予以纠正等好球
棒球的比赛场地如图
等好球
比赛的进攻方就一个人:拿着球棍的击球手,也是巴菲特上面那段话里泰德的那个角色。
防守方一共九个人,角色如下图。除了裁判之外的九个人就是击球手的对手。
等好球
投球手追求的目标,是吸引击球手挥棒击球,但最好让他打不着球或者打不远。
下图黄色方框叫做好球区,投球手投出的球如果四次脱离这个区域就会有惩罚——叫“四坏送一垒”。与本文内容无关,跳过。
等好球
文中泰德说的就是在他的眼里,他会将这个黄色的框,再细分为77个棒球大小的小格子,然后只在来球处于最适合击打的甜点位置,他才会挥棒击打。
但为了防止棒球比赛变成发呆比赛,所以规则又规定,只要投球手有三次投中好球区,而击球手没有挥棒击打,击球手就输了,直接出局。这就是文中说的三振出局。
击球手的目标,是把球打的越远越好,有本事直接打出体育场外面去更好。
打完后击球手丢棍子就跑,逆时针方向跑。最理想的目标是在对方接到球之前,直接越过一垒二垒三垒(图中红圈),然后回到原地,这称为本垒打或全垒打,直接为本队得1分。
等好球
但一般来说,全垒打几乎不可能实现。其次的目标就是在对手接到球之前,跑入三个垒里的任意一个垒,从击球手变身跑垒手——然后自己这方会派另一名击球手上场击球。
当击球手击球后,能在对手接到球之前跑进任意一垒,这次击打就被称为“安打”。
站在垒里的跑垒手是安全的。在投球手再投出球的时候,跑垒手启动,跑向下一个垒。
期间如果起跑垒和临近垒之间的接球手接到球,该跑垒手淘汰。
如果场上其他人接到球,然后传给垒间接球手,该接球手用拿着球的手,摸到还没进垒的跑垒手,该跑垒手也淘汰。
所有跑回击球点(本垒)的人,为本队得1分。
进攻方有三个人淘汰,半场就结束,攻防角色互换进行下半场。一次上下半场为一局,一场比赛共九局,总体耗费时间不固定。九局结束后以得分高低算输赢。
在一名球员的运动生涯里,打出“安打”的次数除以自己的总挥棒次数,就是打击率(或者叫击打率)。它是棒球运动中,评价击球手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职业选手的打击率能在0.28以上,就被认为是合格;0.30以上是优秀的击球手;0.40以上就算伟大的击球手。
下面这张图就是泰德面前的那个黄框的分法。
等好球
图中红框内写有380、390和400的位置就是甜点区,来球处于这个位置才挥棒击打,就可以让击球手的打击率为0.38~0.40。
而其他位置动手,会让成绩锐降,最惨可能跌至0.23——图中标230的地方。
巴菲特在这段里说,自己运用泰德的智慧,只击打甜点区域里的球。因为股市没有三振出局的规则,所以自己比泰德更有优势,可以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最后那张图,巴菲特头上那段英文写的意思就是:投资的诀窍就是坐在那儿等甜点好球,不是好球绝不出手。至于在旁边不耐烦地大喊”打啊,你个蠢货!”的观众,忽略他们。
然而,1998年初写这封信的巴菲特,已经在困惑“是不是以前那种超低价格已经永远性消失了”?
——所谓三根阳线改三观。美国股市连续八年的阳线,连巴菲特也会怀疑股市是不是永远不会下跌了等好球
我们当然很容易就能明白:只打甜点区域的球,成绩会更好。
但问题是,如果股市来“球”永远也不会再抵达甜点,即使没有三振出局的规则,你永远扛着一根棍子呆立在场中央,也不是个事儿。怎么办?此时巴菲特提出的是这个疑问。
这是老问题了。在2018年的《对卖出股票的思考》一文里,我就写过对这个难题的思考,原文如下:
等好球
对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自己要赚什么钱,愿意承担什么代价,想清楚了自然就不会烦躁和后悔。
比如,当今小企鹅的状况,就是“已经用费雪价格买下了费雪公司,然后出现了格雷厄姆价格 ,已经眼巴巴地没钱买了”的典型案例。
因为早就想过,并愿意淡定承受,所以解决方案很简单,一个字:等。Over等好球
客栈对于一个从来没看过比赛也没打过比赛的人,看了老唐说的瞬间懂了。
嘟噜嘟:之前还专门研究了一下棒球规则,感觉一知半解。老唐这么一搞,基本弄明白了,佩服老唐的理解力和表达力。
杏坛路蓝猫:前北师大棒球队队员:表示老唐对棒球的理解非常到位。
洁仔:面对好企业,价格可以不那么美丽,一旦错过一定追悔莫及的。“以费雪的价格买入费雪的公司”,已经很好了,挣的还是未来收益索取权。
忆溪舟:用格雷厄姆的价格买费雪的公司,从历史统计角度看,这种机会会出现的。
但这个等待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比用费雪价格买费雪公司后承受下跌更难。
前者充满着各种诱惑,后者只需要承受结果就可以了!
琢舟:甜蜜圈固然招人喜欢,但【本垒打】在任何领域都很难实现,无论是棒球、投资还是恋爱。
所以,当我们持棒站在场中央的时候,很可能会面临无球可打的局面。对于这个,巴神也没有万全之策,他也只能在能保证【安打】的球里选一个:一垒货币安打、二垒烟蒂安打、2.5垒成长安打。
伯涵:今天这篇信息量好大!唐师首先给我们科普了棒球的比赛规则,让我们有更直观的理解,为什么巴菲特以棒球比喻投资,而不是篮球或足球。这主要是因为,投资几乎可以完全按照棒球的打法,甚至还多了“呆坐”的优势。
当出现“格价费司”的时候,毫无疑问是最美妙的,这时候的决策轻松而简单,就是“买买买”。
不过在“格价费司”出现之前,一定会是“费价费司”的状态,理性的投资者为了避免踏空,这时就已经入手了。
于是,对于放弃“格价格司”的投资者而言,大概率是等不到“格价费司”的。
当然,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卖出别的仓位,在上限之内,继续加仓低估的好公司;二是有新的现金流入,可以用于补仓。
琢舟:为什么放弃“格价格司”的大概率等不到“格价费司”呢?
伯涵 回复 琢舟 因为费司之所以是费司,是因为大家公认它很好,正常情况下都是合理或高估。当它跌到合理偏低的时候,理性的投资者就子弹出膛了,等不到极度低估的时候。如果这样的投资者多了,那么它就很可能到不了格价。
姚队:一个投资者能持币等到格价费司,大概率赚不到什么钱。
‘还没到底,再等等’这种心态会一直作祟,我们称之为等等党。等等党永不为奴,但成不了地主。
蚊子:世上可能没有“既要,又要,还要”的好事,选择任何一种方案,就是放弃了其他可能性,这是这种选择的成本,除了接受,别无他法。
我们用费雪的价格买费雪的公司,必然会面临③的状况,除非巴神那样持续有现金流入的大富豪,可是巴神又有大量现金躺着睡大觉的烦恼。
无尽:哇,今天这顿大餐我需要好好消化好一段时间了。我也认真想想,三个选择自己愿意选哪个,并且都搞清楚选择以后要承受的代价。不要乱,怎么都好。
nizoo对于买入,首先我们要能正确面对市场波动,然后从合理估值以下分批买入,通过仓位管理和永远比较来应对。
费司格价在越跌越买中占较高仓位,费司费价则会较低仓位。在能力圈内哪个先到击球区就先买入底仓,分批买入,永远比较。
传世之宝510310: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工作上或生活上多開源,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了。
守护:巴菲特另外还有两段话,也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①假如道指在X点时,你开始投资,你认为道指太高了,当道指跌到90%X的时候,你会买吗? 道指也可能会跌成50%X的。
除非你在特定的有利时间点碰巧得到了资金,否则你是不可能因为市场的极端情况而受益的。所以我认为主要任务还是寻找好企业。
你了解而且喜欢那家企业,你也喜欢企业主的为人,而且价格听起来也是合理的,我想可能就该买下它。你不用担心这家企业过几天报价是跌了还是升了,你可以假设股市不存在。
价值人生:投资如同击棒球,最好只击甜点区, 甜点可遇不可求,干等不能等太久。收益高于无风险,甜点边缘可出手, 偏重价值或成长,找准定位仔细想。
Jane:小的时候打过垒球,老唐规则讲解的很简单易懂。
击球手首先需要判断是好球还是坏球,四坏球被直接被保送入一垒。棒球击打动作是比较固定轨迹的,在舒服的轨迹击打,成功率就会高。所以虽然有的是好球,但是不在舒服区域,容易打空或者打出去被接杀。
另外,投球手的目的是投杀。要根据情况,决定自己投好球还是坏球,骗击球手击不好的球或错过好球。好的投球手是一支队伍的灵魂。
周明芃:唐师这篇文章讲了我们现在正在碰到,并且预期我们将来一直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已经买入的股票进入了击球区,并且继续下跌,同时我们又没钱了”怎么办?
可以想象的是,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巴神那样绵绵不绝的保险金支援,最后终归会遇到干瞪眼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没有新增资金加仓并不会影响我们进行投资。
因为我们没有短期预测股价的能力,所以在买入我们的目标股票的时候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是等待我们准备的股票落入极端偏低的价格,主要意图赚取市场先生的“风落之财”,同时也能减少买入后所需的忍耐时间和幅度。缺点在于有可能我们还没有买够足够的仓位,煮熟的鸭子就飞走了。
第二种在股票落入合理偏低甚至于合理价格就开始买入,主要意图赚取企业成长的钱,好处在于可以买到足够的仓位,缺点在于需要忍受买够仓位后,股价依然会暴跌。
忍受股价波动的前提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其一是资金性质,不能用短期、杠杆资金去投资;其二是对所投资企业的了解,对企业未来越笃定,忍耐能力越强,否则,需要用安全边际和仓位控制来弥补缺陷。
唐晖:周兄的这段总结很棒。在我看来,不能把眼睛盯在股价上,而是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上,是否是真实的利润和给股东创造的价值上。只有这样去思考,才能不被眼前的股价所迷惑。所以后面的表述稍有瑕疵。
周明芃  回复 唐晖 唐兄早上好,请教一下“后面的表述稍有瑕疵”指的是“需要用安全边际和仓位控制来弥补缺陷”这句话吗?
唐晖:是的。如果对所投资企业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企业后面所创造利润的成长性存疑,安全边际、仓位控制、忍耐能力等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持股决策。
比如最近的小企鹅,如果没有看到小企鹅现在的价值及未来能创造的价值。就会受股评人士的影响,先跑为敬。
就比如唐师举的巴神投资华盛顿邮报一样,当时邮报的最低价值4亿,巴神3折时介入,最低还是到0.8亿,三年处于浮亏状态。如果没有看到邮报的价值,没有对邮报的深入理解,能让你持有这么长吗?
周明芃 回复 唐晖 是的,我的表述是有问题的。公司的确定性只与我们的仓位有关:高确定性可以给予高仓位,可以合理估值买入享受公司利润增长;低确定性需要给予低仓位,需要折价买入。这两者与股价的波动问题不大,谢谢唐晖兄。
土龙木:今日笔记:当手里有钱,又因市场不低估而没有低估的优质公司可以买入的时候怎么办?
任何事情都是成本和后果的。想清楚自己投资价值取向,买定离手。
这里的朋友都是受唐师影响,走的“巴神堂”路线。我现在会在合理估值下(比如八折)开始分批买入,很可能在理想买点之前买够了。之后看着它继续低估,极低估……
Soleil:在2021年市场好的时候,我总是想着用格价买费司,结果我总是错过这些好公司,吮着手指看着好公司上去了;
在2022年我吸取2021年的教训,反思自己,然后用费价买费司,结果看着费司变成了格价,又开始反思自己要耐心等待好机会出手。
然后我就不断在这个牛市没挣钱、熊市亏更多的循环中……唉!
林先森:理想买点和合理估值之间怎么处理?价投2里已经对做过说明:对波动容忍程度大,可以合理估值内就开始下手,一直买到理想买点。对波动容忍程度低,可以理想买点以内再下手。
顺便根据唐师平时的操作,确定性越高的公司他自己越倾向于合理估值甚至合理估值上限就下手。
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对待波动的能力,今时今日恰恰可以反思自己的操作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或能力。
但是这种反思不是站在此时股价已经跌到了“格价费司”,去后悔没有“早知道”。不发自内心明白这点,永远只能是被股价操纵的木偶。
无奇:在股市里耐心的等是最难的,比做点什么都难,但“等”是必须要经历的,磨练心态,慢慢成长,“等”过了一阶段,自然就成了。
振民:实际上,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普通人并没有精准预测的能力,所以只能下注大概率的事情。
相较于费雪价与格老价,我们更能大概率把握的住的是费雪价,其他的事情交给时间好了。
况且格老价也会随时代的发展有所调整。大家只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大概率就知道要如何做了。